日本奇葩AI異聞錄:科研不夠,腦洞來湊!

前兩天小將看了個視頻,一個來自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的研究小組設計了一款能幫助走路不穩的老年人保持平衡的機器人,而這個機器人是個“尾巴”。

這部長達一米的機器設備被稱為 Arque,之所以設計成尾巴是運用仿生學原理,如獵豹的尾巴能使其在跑動和攀爬時保持平衡。安裝在人身上的Arque“能像鍾擺一樣搖動,當人類傾斜身體時,尾巴像反方向移動”。

看上去是不是有點兒眼熟?

這根本就是大怪獸哇!自此小將的好奇心如熊熊烈火,決定去看看日本還發明了哪些奇葩的AI應用?

在這裏要提醒大家的是,日本給很多人留下高科技的印象,但就AI而言,日本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相對中美落後,日本軟銀董事長孫正義曾說在人工智能革命上,日本已經淪為“發展中國家”。

盡管如此,小將發現日本在AI技術的應用層面仍然亮點顯著,或者說,腦洞清奇。經過海量搜索和閱讀,小將精挑細選,總結了一本迷你的《日本AI異聞錄》,各位看官准備好了嗎?

(聲明:能夠解決某些“問題”的兩性機器人咱在這裏就不說了)

日本AI異聞錄

異聞 · 一

有錢任性!百萬美元打造“AI真佛”

日本人對佛教有著癡迷般的狂熱,畢竟八成以上都是佛教徒。這種信仰也蔓延到AI界。為了激發年輕人和外國人對日本佛教的興趣,擁有400年曆史的高台寺與大阪大學合作開發出了一款“AI真佛”Mindar。

這個6 英尺高的機器人價值近100萬美元,由矽和鋁制成,以 Kannon(觀音)的形象建造,可以念誦「心經」。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將精神和科學領域融合在一起的機器人神靈。日前Mindar已經入駐高台寺,計劃進行佛教布道。

這幅情景讓人不由得想起電影《人類滅亡報告書》其中有一個故事《天工開物》:寺院引入了一台機器人,它原本生產出來被用於清潔工作,可在寺院經過了晨鍾暮鼓的熏陶,一段時間後竟突然有了自己的意識,“開悟成佛”,令過度依賴機器人的人類恐慌不已……

《人類滅亡報告書-天工開物》劇照

異聞 · 二

日本奈良大學的佛系研究:尋找你的真命天佛

如果沒錢不能任性的話,這裏有一個佛像表情識別器。日本奈良大學的一群學生近日開發了一款人工智能項目,用AI解碼佛像表情,來判斷不同佛像的情緒和年齡。最好玩的地方在於,上傳自己的照片就能找到跟你情緒最匹配的那只佛像。

一定要去這個網站,滿滿的佛系科技感,將門大家庭嘗試了一圈,效果如下

本尊就很像一尊佛了

《父與子》

將門小姐姐們來啦~

 

嘗試多次終於試出了新款佛像

讓我們恭喜這位朋友以清奇的角度刷出了不同尋常的佛像

為了不分散大家的注意力,小將特地把鏈接和使用指南放到了最後

言歸正傳,能做出這樣的佛系研究,也和日本的佛教文化分不開。信徒們認為佛像的表情完全是由個人的心境決定,傳統上佛像不應擁有年齡、情感、性別等標簽。在制造佛像的時候,工匠們也會被告知不能給予佛陀任何帶有人性的面部表情。因此,基於信仰等因素,對佛陀情感內容解讀的最好不要是人類。

那還能是誰?

這個研究組利用微軟的AI系統Cognitive Services,通過Face API把憤怒、恐怖、喜悅、中立、悲傷等8個表情數值化,以此分析其傾向。他們對日本全境的216個佛像進行了情緒分析,並發表了佛像的推定年齡和表情等分析的調查結果。結果顯示,佛像的平均年齡是38歲,最年輕的是正法寺的釋迦如來坐像(2.9歲),西大寺的睿尊上人像則以83.5歲榮登最年長佛像寶座。

帶領18名學生進行此次研究的教授Sekine說道“如果說任由世人判斷佛陀是一種褻瀆,那么也許把這一過程委托給人工智能是非常公允的。”

異聞 · 三

深度學習開發“老板來了”報警器

“社畜”一詞最早起源於日本,是企業底層員工的自嘲用語,最早出現在日本20世紀90年代,隨後在東亞世界逐漸流行。

總有些老板眼睛賊尖,貌似漫不經心走過身邊其實餘光早將你的屏幕看得一幹二淨。上班時間想要渾水摸魚(比如此時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或者正打算拉到文末看看自己是哪尊佛的你)得時刻關注著老板的動態。有些技巧嫻熟的人能夠快速切換屏幕,但手快不意味著表情波瀾不驚,有時手忙腳亂可能制造出“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效果。

怎么辦呢?一位日本程序員決定編寫一個程序,一勞永逸。思路如下:首先要讓電腦完成對老板面部的深度學習,用攝像頭自動識別在工位通道走過的人臉,如果確認是老板的話,就用一張寫滿了代碼的截圖覆蓋到整個屏幕上,以表示我在認真工作。

處理過程並不複雜,總共分為三步。

 

為了節省空間,小將做了一張導圖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這裏下載源代碼:

https://github.com/Hironsan/BossSensor

異聞 · 四

打個響指變換燈光,技術宅的機器學習助攻撩妹

不是所有程序員滿腦子裏都是工作和理想,其實還有撩妹。

這個程序比老板識別器還要簡單,只有兩步:

1. 識別響指聲音;

2. 燈泡變光。

根據這位同學的技術博客,他的邏輯是想要檢測出響指聲,自然會想到先要檢測出單發音(一瞬間突然變大的聲音),但容易出現的問題是,響指聲能夠和其他單發音的脈沖長得差不多,如何讓程序學會只在打響指的時候再開燈呢?

小哥使用了頻譜分析來提取打響指和敲桌子兩種單發音的不同,如下圖經過頻譜分析處理後可以發現更顯著的差異:

不僅如此,他為廣大單身狗操碎了心,文末介紹了本程序的實際應用場景(捂臉.jpg)

本產品請在將女生帶回家,進入曖昧氣氛的時候使用。

1、正當倆人聊到無話可聊,氣氛突然進入曖昧狀態,打一個響指

2、單發音頻譜分析提取聲音特征

3、機器學習對響指進行識別判斷

4、然後電燈泡從白色變成了曖昧粉色,送上助攻

5、之後……就交給你自己發揮了

他也坦言:實際上感覺這就是一個沒多大意義的東西。但是這樣做一些好像完全沒有什么意義的東西,享受制作過程也是攻城獅們的快樂之一啊。

異聞 · 五

看你賊眉鼠眼的亞子,一看就不是個好東西

日本一家名為Vaak的初創企業宣稱研發出一款人工智能軟件,通過分析店鋪內的監控錄像,發現涉嫌偷竊的可疑行為,在竊賊“動手”之前識別他們並向店內工作人員發送警報,從而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

“智能偷竊預警系統”VaakEye,經過10萬小時以上的錄像訓練,分析了小偷的各種行動模式,根據服裝、體態、行為模式准確識別超市盜竊者。據日本媒體報道,VaakEye曾在測試中於10天內至少幫助發現了7名扒手。

回憶起VaakEye第一次幫助發現入店行竊企圖的情形,Vaak公司創始人說:“我們向可以通過人工智能系統預防犯罪的社會邁出了重要一步。”

不過在測試中取得好成績不意味著實際應用過程中也能順利如常。不知道面對演技高超的小偷,VaakEye是否還能及時識別出來呢?

結 語

總結來看,這些看似奇怪的機器人或系統,其實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對症下藥。例如開頭我們提到的“尾巴”機器人就是日本老齡化日趨嚴重引領工業界尋求方法以保持老齡化人口的流動性和生產力的實例之一,不管是打造AI佛像還是開發佛像識別系統,都與日本人的宗教信仰有關。

最後,答應你們的佛像識別器在這裏!手機同樣可以打開

https://www.nara-u.ac.jp/buddience/

特別感謝大數據文摘(ID: BigDataDigest)先前的研究,為本文的誕生做出了諸多貢獻。

 

 

 

分享至: